5月28日,从衡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衡信”助企“1+N”新闻发布会获悉,进一步提高服务企业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推动全市工业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今年年初,衡水市工信局决定在全市工信系统探索建立“衡信”助企“1+N”工作机制。这是该市工信局继持续实施“衡水企业家日”“九捞九助”“政策找企业”“12345+衡企通”服务热线等助企活动以来,为企服务的又一创新性探索。
“衡信”助企“1+N”工作机制,以“衡信(即衡水工信)”为品牌,以“1+N”为模式,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通过问诊企业诉求,提供多元化服务包,从而实现对企业的精准帮扶和立体式、多角度、全方位支持,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1”即为“问诊”,通过电话咨询、微信联络、座谈交流、专业指导、实地帮扶等方式,适时收集企业意见建议及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全面掌握企业诉求,为企业量身定制“N”个精准服务包,高效服务助企纾困解难。“N”为:问诊+政策、问诊+联动、问诊+培育、问诊+指导、问诊+融资、问诊+创新、问诊+培训、问诊+升级等八个服务包。
就“衡信”助企“1+N”工作取得地相关成效,衡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新闻发言人、党组成员、副局长万秋生作了简要介绍。
“问诊+调度”打造工业经济“主引擎”。2023年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列各设区市第6位;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幅46.2%,列各设区市第1位;技改投资同比增幅26.2%,列各设区市第2位,获省奖励1500万元。今年1—4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列各设区市第2位。
“问诊+金融”搭建银企合作“连心桥”。今年4月,该局积极谋划举办了“衡信”助企·银企对接第一季活动,为全市专精特新企业搭好银企“连心桥”,解决融资“阻力扣”。会议对接68家企业,当场签约19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1.97亿元。
“问诊+重组”为企发展注入“新活水”。目前,该局已先后为深州市阳煤集团深州化工有限公司和冀州区天大天久精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搭建起了与中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资产管理公司的交流平台,邀请对方来衡实地考察,对两家企业进行了资产重组、市场风险、债权债务等方面的专业评估。
“问诊+培训”助企搭上政策“直通车”。该局承办2024年河北省中小企业“百场万家”公益服务活动,组织开展全市数字化转型推介,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和中小微企业需求,围绕招商引资、融资上市、产融对接、产需对接、数字化转型、政策宣传、创业培育、创新赋能、育才引才、管理咨询十个活动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小企业开展精准服务10余次,培育企业1000余家。中裕铁信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铁路隧道止水带监造平台创新应用”入选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为加快衡水市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问诊+培育”汇聚企业发展“最强音”。该局抢抓时间窗口,发挥区位优势,迈开两条腿、主动对接各部委、对接省直厅局,全力以赴争资金、争项目、争政策、争试点。今年以来,衡水市“捷报频传”,实现一个“唯一”:故城县中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3.5MW分布式智能光伏(源网荷储)示范项目”入选《第四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系我省该批次唯一一个入围的示范项目。 两个“突破”:宝力橡胶、京华化工成功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实现衡水市“零”的突破,新增数量列全省第2;衡水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的YE5-80M1-2、YE5-160L-8、YE5-180M-4等三款三相异步电动机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实现了衡水市在先进节能降碳技术装备领域“零”突破。三个“提升”:安平县被工信部评选为2023年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中裕铁信成功获评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省共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第一批新增95家,总量达到398家。
万秋生表示,下一步,衡水市工信局将定期深入企业一线,主动问需、问计、问效,从基础设施、技术升级、生产性服务、生活性服务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后劲,提升企业获得感满意度。(徐秀丽 郭艳宁)